会议论文检索
Bearing Challenges on High-Performance Gas Engines
- 【作者】
- Martin Offenbecher,Gunther Hager,Jakob Zidar,Emil
- 【摘要】
- 注:版权归CIMAC所有 对于内燃机来说,气体燃料在从液体燃料向CO2中性可再生燃料过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手段可以减少排放,且天然气易于获取。此外,将天然气与液体燃料(如船用柴油)结合使用的灵活性使其更具吸引力。因气体发动机具有能快速启动、效率高、稳定的特点使其可以作为风力发电的补充,从而稳定电网。 随着发动机效率的不断提高, PFP(超过200bar和超过20MPa的BMEP)也相应不断提高,导致发动机一些零件面临挑战,尤其是轴承。 应用于气体机的燃料配方较单一,一般采用低SAPS配方,这将减少燃烧室中燃烧产物的沉淀,这些沉淀是燃烧过程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充分的氧化稳定性和酸的缓冲能力是此类油的一个挑战。 在这样的发动机中,在最初的3000个工作小时内,我们发现氧化值迅速增加,TBN显著下降。低特定的成分比例和换油时间延长(只是补充消耗的换油,而不是更换滑油)均加速了油的快速老化效应。与高轴承负荷相结合(峰值油膜压力),导致铅镀层的穴蚀,进而显著降低使用寿命。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100台柴油机轴承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了轴承穴蚀的机理,在试验平台上进行新旧油轴瓦穴蚀状态,来支撑这一机理。最后,推导出一个分析公式来预测特定发动机应用和运行状态下的轴瓦穴蚀风险。 理解这些现象并能够预测风险对客户来说非常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提出补救措施,以克服这些缺点。为此,对关键部位的轴承材料配方进行了调整,并对涂层进行了修改。与此同时,通过在客户机器上进行运行测试,证实了上述补救措施的有效性。
- 【会议名称】
- 第29届CIMAC会议
- 【会议地点】
- 加拿大 温哥华
- 【下载次数】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