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检索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一体化成型及性能研究
- 【作者】
- 纪兆圻; 陈琦; 沈照杰; 林波; 王彦岩
- 【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摘要】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作为一种高能量转换效率和零碳排放的电源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膜电极组件(MEA)是PEMFCs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质子交换膜(PEM)、催化剂层(CL)、微孔层(MPL)和碳纤维气体扩散层(GDL),其材料和结构各不相同,对燃料电池堆的功率密度和耐久性有很大影响。 MEA通常由催化剂涂层电极(CCE)和催化剂涂层膜(CCM)方法制造,导致电极和膜之间界面电阻增大、粘附能力减弱以及质子和电子转移不畅,从而限制了 PEMFC 的电化学表面积(ECSA)和功率密度。 为此,研究者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如提高MEA的烧结温度、在阴极和膜之间引入裂解层或双层催化剂和直接沉积法等。Zhao等人制备了一种集成膜电极组件结构,降低了质子交换膜与催化剂层之间的接触电阻,显著提高了水电解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Klingele和Breitwieser开发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直接沉积技术,以提高PEMFCs的性能和稳定性。然而,这些方法的工艺复杂,难以实现产业化。 本研究结合浇铸和刮刀法技术,制备了一体化膜电极组件(I-MEA)。结果表明,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更适合用浇铸法制备I-MEALT,与传统MEALT相比,I-MEALT电池功率密度提升了18%;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适合用刮刀法制备I-MEAHT,与传统MEAHT相比,I-MEAHT的功率密度提升了约57%,通过电化学阻抗分析得知,这主要归因于电极与膜之间的界面阻抗减小,促进了质子传递。
- 【关键词】
- 一体化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界面阻抗
- 【论文集名称】
- 【会议名称】
- 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
- 【会议时间】
- 2024-4-19至2024-4-23
- 【会议地点】
- 天津市
- 【下载次数】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