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基于电控单体泵试验台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改变 EFS 机械部分内部气压大小来研究喷油背压对电控 单体泵供油系统的性能影响。工况一定,仅改变喷油背压,怠速工况下,随着喷油背压的增大,喷油速率略微减小, 喷油器针阀开启时间提前,落座时间推迟,喷油时间产生明显增大,平均喷油量逐渐增大;常用转速工况下,随着背 压的增大,喷油速率曲线抖动减小,喷油速率随背压增大而减小,喷油时间变动小,喷油器针阀开启时间略微提前, 落座时间略微推迟,平均喷油量逐渐减小;随着凸轮转速的提高,喷油背压对电控单体泵高压供油系统影响逐渐减 小。喷油背压为大气压力条件下,喷油速率曲线存在明显抖动,因而在使用 EFS8426 类型喷油量测量仪时,应给设 备提供表压大于 0MPa 背压,确保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以满足中重型车用发动机 PEMS 法规排放要求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了发动机排温管理的电控节气门控 制、燃油后喷射、管路保温包裹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对发动机排温、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为了研究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需要,首先提出了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基于转矩的控制策略的架构:定 义了转矩的需求;提出了转矩协调策略设计方法和转矩协调流程及转矩优先级准则;设计了基于发动机循环供油量 前馈的转矩执行方法。然后,依据该控制策略架构进行了软件架构的设计,包括:基于模型的控制软件组件划分和 设计;利用MATLAB /Simulink 建立了控制软件仿真平台。以直驶过程换挡转矩协调为例在平台上进行了仿真测 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架构的控制软件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控制功能。该架构是一个开放而规范的架构,对动 力传动系统的控制器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针对气缸盖的选材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热通量的材料热机耦合疲劳试验方案并给出了试验载荷获取流 程。考虑到不同材料的弹塑性及物理特性差异,根据实际情况仿真分析得到标准试件的等效热通量,来决定试验中 的加载值,并选择了灰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进行了热机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材料作为气 缸盖用材时抗热机疲劳能力排序。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在排放法规越来越严苛、节能减排需求越来越迫切的大背景下,传统内燃机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 更加前沿的技术来支撑。汽油机的增压小型化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减少CO2 排放很有效的技术手段。而压缩天然 气这种燃料则在小型化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潜力,在不影响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减少尾气中的CO2 和其他 气体排放。本文介绍了一款由小型增压汽油发动机经过二次开发而成的CNG 气道喷射发动机。定量分析小型增 压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料优势,降低爆震强度,优化压缩比及提高了燃烧效率。爆发压力控制在120bar 以下,最大扭 矩为180Nm,该天然气发动机3000rpm 的扭矩与原型机处于同一水平。当采用优化后的压缩比应用于 CNG 模式 时,有效的热效率达到了 38%。与汽油相比,CNG 模式能够令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24.2%,节省燃油成本 46.4%。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针对共轨系统调压控制问题,分析了电液比例节流阀运动及滑阀芯受力特点,建立了 AMESim 仿真模 型,研究了共轨系统电液比例节流阀的滑阀芯运动特性与压力调节延迟关联和电- 机 - 液的复合受力关系。文章 对滑阀芯的典型运动过程进行了特征划分,分析了各个过程滑阀芯运动特征段造成的压力调节延迟的产生原因。 通过仿真和分析结果,针对共轨系统的压力调节要求从电磁阀驱动方式以及对控制电路两个方向提出了轨压控制 方法的改进方案。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基于光学单缸机和高速摄像系统,对直喷汽油机冷起动工况燃油两次喷射策略进行了可视化研究。试验采用 两台高速摄像机同时从相互垂直的方向燃油在气缸内的喷雾与燃烧过程,通过碳烟瞬态采集系统、NOx 和HC 快速 排放分析仪对碳烟、NOx 和HC 进行记录分析,通过燃烧分析仪对燃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冷起动工 况,第二次喷油正时过晚,燃油撞击活塞顶形成油膜,雾化不充分,会导致碳烟排放过高;第二次喷油正时过早,燃烧 的稳定性降低;此外,增加第一次喷射的燃油比例,可以改善碳烟、NOx 和HC 排放,燃烧稳定性略有降低。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电控单体泵系统具有明显的延迟过程,本文以该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过程的延迟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电 控单体泵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电子延迟、电磁延迟、电液延迟、液力延迟及机械延迟五种类型;通过分析系统的工 作过程,依次发现 6 个延迟点即电流产生延迟、电磁阀关闭延迟、喷油器瞬开延迟、喷油延迟、电磁阀打开延迟及燃 油泄压延迟;最终运用试验的方法,通过改变凸轮轴转速、喷油脉宽、喷油正时、峰值电流及保持电流的不同参数,得 到了外部输入条件的变化对系统各延迟时间的影响规律,表现为随着转速增加,喷油器打开延迟时间减小,燃油泄 压延迟时间增加;在喷油脉宽8~15°CAM 变化范围内,燃油泄压延迟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在喷油正时-8~8°CAM 变化范围内,喷油器打开延迟时间先减小后增加,燃油泄压延迟时间减小;随峰值驱动电流增加,电磁阀关闭延迟时 间减小、喷油器瞬开与燃油泄压延迟时间增加;保持驱动电流增加,电磁阀打开延迟时间增加。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降低发动机摩擦功率损失可以降低燃料的损耗,使发动机更高效、更清洁。而发动机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学是 很复杂的,包含运动副摩擦、流体摩擦等,且发动机各零部件摩擦功对整机摩擦功的贡献也不一样的,零部件降摩擦 功需要考虑降摩擦功后,该零部件的功能是否还能保证,是否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案例来分 析,介绍几种有效的降摩擦功措施。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为了弥补车载下游NOx 传感器在 NOx 浓度较低时测量精度不高以及车载NOx 传感器对 NO2 及 NH3 具有不 同的敏感系数等问题,提高 OBD 诊断NOx 转化效率监控和下游NOx 闭环控制的准确性,建立了基于车载 NOx 传 感器的修正模型,并在 WHTC 和 WHSC 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瞬态工况下,基于模型修正后的 NOx 测 量值精度提高 4.2%,达到 6.8%;在稳态工况下,基于模型修正后的 NOx 测量值精度提高 29.1%,达到 2.8%。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