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增压器作为柴油机的关重部件在整机的运行过程中承受来自气体压力和柴油机运行的冲击,工作环境恶劣, 作为承受增压器的支架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采用经验设计,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极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增加整机 的重量,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对现有支架进行了强度分析,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拓扑优 化,达到降低重量优化结构的目的。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介绍一种在片上模拟产生发动机变转速曲轴信号的方法。利用英飞凌TC1728 片上的5 个定时器资源,模拟 产生发动机曲轴信号。在已知曲轴初始、终了转速及两个转速过渡时长的情况下,每产生一个曲轴信号齿基定时器 复位时进入中断,对其余 4个工作在对比模式的定时器进行赋值,产生变转速下的曲轴信号。经测试,在 ECU 工作 时钟频率为 40MHz 时,模拟变转速曲轴信号的误差低于 0.8%,能够真实模拟发动机变转速曲轴信号。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采用CCM+ 软件和Abaqus 软件对涡轮增压器涡轮机进行流固耦合仿真研究。首先运用CCM+ 软件对 涡轮机流体域进行流体动力学计算,然后将与涡轮涡壳的流固交接面的对流换热边界耦合到涡轮涡壳固体域表面, 计算其温度场分布,再通过与用热电偶方法对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台架上对应工况下涡轮涡壳表面温度测试结果 进行标定,最后再对涡轮叶轮进行耦合计算,运用 Abaqus 软件对涡轮叶轮在考虑热应力载荷、气动压力载荷和离心 载荷情况下的结构强度计算研究。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 在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 LabVIEW 的适用于定容燃烧弹实验台的数据采集模块,其中包括压力信号和离 子电流信号的双通道采集。在开发的定容燃烧弹控制器采集模块的基础上,对软硬件进行了联合调试,并研究了初 始压力对离子电流和燃烧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压力越大,点火时燃烧压力的峰值就越大,且出现时刻 越晚;对于离子电流来说,初始压力越大,离子电流出现的时间就越长。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在透明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可视化试验台上,基于高速数码摄影和长工作距离微成像技术,研究了空穴产生、 发展过程及对喷雾的影响,并分析了喷射压力、针阀升程对空穴流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喷油嘴内空穴流动是不 稳定的,且会有膜状空穴和线空穴发生。随着喷射压力和针阀升程增大,膜状空穴和线空穴强度范围会增加。膜状 空穴和线空穴都会使喷雾锥角增加,线空穴下喷雾对称度要好于膜状空穴。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 全可变配气技术是解决柴油机节能环保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验证一种全可变配气驱动机构的工作原 理和开展性能仿真研究,基于Simulink 仿真平台,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搭建电液全可变配气驱动系统仿真模 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气阀升程、气阀开启相位和开启持续期均可控,并可以有效减小气阀落座冲击,降低配 气机构的噪声,为进一步研究发动机全可变配气系统控制算法和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对某柴油机油底壳开裂形态及使用工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利用 Abaqus 对油底壳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及 频响分析,发现其开裂失效原因主要是二阶模态被激起,二阶模态特征应力最大位置与开裂位置吻合。基于 OptiStruct 对油底壳结构进行形貌优化,获得优化重构结构。对优化结构进行频响分析验证,其最大频响应力较原结构下 降了 24%,有效地解决了油底壳开裂失效问题。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随着柴油机动力船舶总吨位的增长,船舶柴油机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问题开始受到关注。采用废气再循 环( EGR)和优化喷油策略等机内措施可能是其达到排放法规要求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内燃机工作过程仿真软 件搭建高压 EGR 柴油机仿真模型并对高压 EGR 结合推迟喷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高压 EGR 结合进气 旁通能使NOx 在达到IMO Tier Ⅱ标准的同时,各工况功率下降不超过3.8%,燃油消耗率上升不超过3.8%。在此 基础上,结合推迟喷油可使 NOx 排放进一步降低,但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柴油喷雾计算具有差分尺度依赖性,计算网格尺度和时间步长的选取显著影响了宏观贯穿距、喷雾形态、微观 粒径及其分布,造成较大的计算误差。研究消除差分尺度依赖性的喷雾计算方法对减小这一误差有积极的意义,已 经在前期的宏观喷雾试验验证和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计算效果,但尚缺乏喷雾微观试验验证。本研究基于液滴图 像分析(PDIA)测试技术获取了与喷雾粒径相关的微观测试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标定验证,着重对液滴粒 径( D32)和不同粒径液滴累计体积分布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网格尺度和时间步长 对喷雾微观和宏观特性的影响均较原模型明显降低。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现代柴油机喷油策略的多样性给发动机和燃油系统的开发及控制策略的制定带来了难度。本文使用 KIVA 程序结合 NSGAII 遗传算法自动优化计算了不同工况下不同喷射策略对 6DM2 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 明:中高负荷工况下,提高喷射压力对于改善发动机的排放和油耗指标有明显的作用;低负荷工况下,宜采用三次喷 射;高负荷下若无法提升轨压,宜采用可变喷油规律。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