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阐述了功率键合图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电控喷油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考虑可变液容及燃油物性等对系统动态喷射特性的影响,运用键合图方法分别建立了电控喷油器各主要组成部件的键合图模型,推导得到了 其状态空间方程,应用 Matlab 对由键合图模型推导得到的电控喷油器状态空间方程组编制程序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得到了 不同轨压及控制脉宽下系统喷油量,通过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比,证明了所建立的电控喷油器键合图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 度,键合图方法是一种对系统进行动态数值计算有效建模工具,应用该理论可以对电控喷油器进行建模仿真及数值计算。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建立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多组分蒸发模型,准确描述实用燃油在发动机中的蒸发过程。在该模型中,气相中的传导热量、多组分焓耗散以及高温环境气体辐射热量分别采用傅里叶定律、多组分扩散子模型以及简化的辐射热量解析模型。同时,考虑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问题,该模型在低压条件下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高压条件下采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求解液滴表面的气相平衡。该多组分蒸发模型的预测值与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多组分蒸发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实用燃油的蒸发特性。最后,采用该蒸发模型模拟实际燃油液滴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的蒸发特点;比较辐射子模型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环境下对蒸发速率的影响。通过模拟发现:辐射热量对蒸发速率的影响依赖液滴大小以及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对蒸发速率的影响依赖环境温度。考虑到模型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我 们提出一个压力准则(P’ )决定在蒸发模型中何时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何时采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同时也提出一 个液滴粒径准则( D' )决定何时采用辐射热量,何时忽略该部分热量的影响。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为同时研究内、外侧流场分布对板翅式散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 ε-NTU 换热器模型的 3D CFD 分析方法,经验证,该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一致性好、满足计算要求。利用该方法研究 3 种典型内、外流场耦合 作用对交叉流板翅式散热器传热特性影响发现:换热量受内外流场耦合作用较大,对于给定内流场分布的散热器,为提高换热量需针对内流场分布优化外流场分布,而并非简单提高外流场均匀性,这为提高内流场确定的散热器的 换热性能提供了新思路;外侧压降、风扇功耗受耦合作用较小,主要受空气侧流场分布影响。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以某重型增压中冷单体泵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在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上,研究重型柴油机不同海拔下冷机起动过程中升速期燃烧特性问题,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试验样机冷机起动升速期缸内燃烧过程最高爆发压力降低,着火相位延后,燃烧持续期缩短,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降低,升速期循环数增加,相比 0m 时,海拔高度 3000m 时,升速期缸内爆发压力降低 27.3%,升速期循环数增加 3 个;在海拔升高至 4500m 时,试验样机升速期不但缸内压力降低,在第 6 循环转速上升至568 r/min 后开始出现失燃循环,瞬时机转速出现较大的波动,滞速现象出现,滞速幅度平均为 68 r/min,转速升高率迅速降低,在 1~5 循环,平均转速升高率为 58r/min·cyc,但在滞速现象出现的第 6~24 循环,平均转速升高率仅为 9 r/min·cyc,相比 0m时,升速期循环数增加 17 个。随着海拔的升高,着火相位平均每循环延后的曲轴转角明显增加,在海拔 0m、3000 m,4500m时,着火相位平均每循环延后 0.78°CA,1.25°CA,1.97°CA,随着着火相位的迅速延后,导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介绍了燃气发电站兴起的背景。以及燃气发电站接地系统的重要性,介绍了接地系统的概念以及种类,着重论述了燃气机发电站接地技术原则,以及各设备的具体接地要求、接地装置的运行检测和维护方式。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烟度计的应用现状,介绍FSN型烟度计的技术优势及测量原理,并通过对比试验数据验证国产FSN型烟度计的性能,以及满足现行发动机低烟度排放测试的需求的关键技术要点。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脉冲盘是决定凸轮轴在旋转过程中位置检测的信号盘,与进排气气门的开关时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 系。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信号盘的相对安装位置可知信号盘的圆跳动对凸轮轴的位置检测有很大的影 响,同时,较高的圆跳动不合格率造成脉冲盘和凸轮轴的浪费,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脉冲盘在压装过 程中圆跳超差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使脉冲盘圆跳动值在理想的范围内,进而保证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对凸轮 轴位置检测的准确性,保证配气凸轮轴理想的开闭时刻,同时保证脉冲盘和凸轮轴压装的合格率,保证发 动机质量和性能的同时大大节省了成本,取得很大的收益。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介绍如何运用 MTM 标准工时分析合理规划新生产线,优化序列化生产的装配线以及监测生产线运行情况。通过发动机装配线平衡改造项目的方案和成果,说明 MTM 标准工时分析对于发动机装配线合理运营和精益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的发动机装配线平衡优化项目,使用 MTM 标准分析工具可以合理规划装配步骤和工位分布,优化生产线平衡,提升装配效率,合理排布装配顺序,降低产品不合格率,增加单班发动机产量,减少装配工位数量,降低人员配置,实现持续降低 HPE,达到精益管理装配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的目标。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以活塞二阶运动理论为基础,考虑活塞体径向刚度和实际工作型线,建立某四冲程汽油机活塞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获得活塞体的二阶运动特性,同时分析活塞与缸套之间的动态敲击载荷特性。在验证仿真计算结果有效性的基础上,详细研究活 塞销偏置及配缸间隙两个重要结构参数对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为控制活塞动态敲击力及降低内燃机机械噪声提供重要参考。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是一种有前景的柴油机替代燃料。PODE 有高挥发性,高着火性和高含氧的特性,因 此也是理想的直喷压燃掺混燃料和双燃料燃烧的引燃燃料。为了深入理解以上燃烧过程,本文研究了 PODE 均质压燃 (HCCI)燃烧,研究了充量质量当量比(Φm)和废气再循环(EGR)对 PODE 的 HCCI 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 PODE HCCI 燃烧存在两阶段着火放热,低温放热(LTHR)和高温放热(HTHR)。 随着 Φm的提高,由于燃烧后期 CO 的快速氧化, HTHR 从单阶段变为两阶段。在固定的 EGR 率下,随着 Φm的提高,压缩终点的充量温度降低,LTHR 的着火时刻推后; 随着 Φm的提高,在低于 42%的 EGR 时,HTHR 的着火时刻提前,而在 52%的 EGR 时,HTHR 的着火时刻则总体上推 后。对于固定的 Φm,随着 EGR 率的提高,压缩终点的充量温度降低,LTHR 和 HTHR 的着火时刻都推后,HTHR 的燃 烧持续期延长。本文为建立 PODE 化学反应机理提供了 PODE 的基础燃烧特性数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