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对比中重型柴油机ETC排放循环和WHTC排放循环的差异可知,WHTC排放循环工况相对ETC循环的转速和负荷偏低,排气温度低,排温影响着SCR催化器NOx的转化效率。要满足WHTC排放循环需要提升发动机排温和限制倒拖工况下新鲜空气对SCR催化器的冷却,对此提出了排气管包裹保温棉、进气节流阀、排气节流阀三种技术方案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排气管增加保温棉排温增加14℃,发动机性能保持不变;进气节流阀方案可以提升排温59℃,NOx减排量增加28%,但油耗恶化2%,PM没有明显恶化;排气节流阀方案可以提升排温28℃,NOx减排量增加19%,但油耗恶化3%,PM增加。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采用废气再循环(EGR)对于降低柴油机的NOx排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而各个气缸的EGR率均匀一致性的控制,对于发动机的排放达标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用AVL FIRE软件,对某四缸机的EGR导管、进气接管和进气管共4种预设计方案,进行EGR混合均匀性模拟分析,最终得出middle-side方案的EGR均匀一致性最好的结论。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通过研究电子节温器的控制策略,在LJ479Q发动机基础上,利用PWM方式对电子节温器进行占空比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并在台架上完成性能开发。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近年来,内燃机作为一种原动设备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爆炸性危险场所,这对内燃机的安全防爆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中基于对爆炸性气体环境的认识,对往复式内燃机在危险场所内的安装、往复式内燃机的主要危险因素、往复式内燃机的安全防爆技术进行了探讨,为往复式内燃机的安全防爆设计提供了参考。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着重探讨影响曲柄臂距差的几点原因,介绍我公司现采用的对曲柄臂距差数值大小的检验要求,提出对船机曲柄臂距差的测量方法及控制措施。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均质混合气引燃(HCII)燃烧采用进气道喷射易挥发燃料(汽油)形成均质混合气,缸内在上止点附近直喷高着火性燃料(柴油)来引发着火。本文采用试验和模拟的方法,在重型多缸机上开展了HCII燃烧和排放特性的研究。在文中的试验条件下,70-80%的汽油比例能够获得最优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相对于传统柴油燃烧,HCII燃烧的散热损失降低明显,使得热效率得到提高。HCII燃烧能够实现超低NOx和Soot排放,但CO和THC排放增加明显。因此HCIl燃烧有望使用简单后处理(柴油氧化催化器)即可满足严苛的排放法规。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基于上海光源的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建立了不同研磨时间下加工得到的四支单孔顶置喷油嘴的内部结构三维模型,并通过不同频率下滤波所得到的喷油嘴内表面波动曲线,比较不同频率下喷孔微观表面参数,分析了不同液力研磨时间对喷孔微观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频与低频频率段,液力研磨对喷孔内表面的改善作用较小;而在某一特定频率段内,液力研磨对于喷孔内表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喷孔表面平均偏差越来越小。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低浓度瓦斯的输送是瓦斯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关键,解决了输送问题才能谈及后续的利用,尤其是用于低浓度瓦斯内燃机发电。本文就目前现有的低浓度瓦斯用于内燃机发电三种安全输送方式,从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大家在利用瓦斯发电时更合理的选择输送方式。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摘多缸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去除曲轴传感器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修正曲轴信号盘机械加工不一致性引起的曲轴信号偏差,精确定位发动机喷油时刻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原有的硬件电路基础上,使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原始曲轴信号进行预处理。对多缸柴油机运动物理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后,归纳出多缸电控柴油机转动规律及曲轴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扰动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曲轴信号处理方法。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发动机转动数学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再设计多缸电控柴油机曲轴信号处理实验方案,最后进行台架验证,实验表明:发动机在稳定及变速的工况下,原始曲轴信号基于该套滤波方法处理后使发动机相位识别准确度提高了25%,发动机瞬时转速波动减少了10%,获得更加精准的喷油时刻。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摘要缸内传热直接影响着气体循环的微观过程,从而影响内燃机的热效率和排放性能。缸内传热研究对改善缸内工作过程及内燃机燃烧、排放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非道路T3阶段高压共轨四缸柴油机,采用试验测试与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缸盖-缸垫-机体-活塞-环组-缸套-活塞销-冷却水的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对活塞-环组-缸套的传热和热负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缸盖、缸垫、机体、活塞、环组、缸套、活塞销、冷却水作为一个耦合系统,把主要研究部件活塞-环组-缸套复杂的外边界转换为内边界,使得零部件之间进行自然传热,仿真环境更接近真实。仿真结果与试验测量数据误差较小,应用此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内燃机传热状态。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