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针对 140 机体加工工艺流程、关键加工工序进行加工工艺性设计,重点介绍了工装夹具、同轴度检测和密封试 验。通过实际加工表明,利用车间已有的设备,通过不断的工艺优化和调整,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加工 成本。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利用AVL Fire 软件和某定容弹喷雾光学试验数据,研究了 WAVE 破碎模型常数对柴油喷雾模拟结果的 影响,并利用 UV-LAS 激光技术测试所获得的气相和液相贯穿距数据做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WAVE 破碎模 型的常数 C2 和C5 对液滴的破碎起着主要作用,C2 取值对整个喷雾的发展形态影响明显,C2 影响破碎时间,C2 越 大,贯穿距越长;C5 影响初始子液滴的质量,C5 越大,初始子液滴的质量越多,越容易蒸发,使得喷雾稳定阶段的贯 穿距越短。计算模型经不同轨压试验数据标定后,模型预测出了轨压对喷雾液相、气相贯穿距离的影响。随着轨压 增加,气相贯穿距逐渐增大,液相贯穿距在喷雾发展后期保持稳定,不再增加。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基于非道路电控柴油机控制系统平台,针对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所需求应用到的超负荷自适应性, 制定了相 应的控制策略。对超功率的持续期、冷却时间的计算、超功率使能条件的判断以及发动机负荷百分比的状态监控等 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基于非道路机型平台,通过 Tar getlink 自动代码生成工具将 Simulink 模型生成 C 代码,并 集成到已有的非道路柴油机电控单元(ECU)中,最终利用YC4A-T3 发动机在发动机测功机试验台架上进行了验 证,结果表明,在非道路电控柴油机控制系统中实现了超负荷自适应性控制功能。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以尿素液位温度传感器发送的AT1T1I 报文为例,介绍通过以EXCEL+MATLAB/Simulink 的基本工具链,经 过 Simulink 建模和仿真,以及对变量和Simulink 模型代码转换参数设置,将配置好的Simulink 模型转化为解析尿 素液位、温度及相关故障参数的用于嵌入式系统的 C语言代码。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机油承担着保护发动机的责任,机油温度如果过高就容易老化进而缩短机油的使用寿命,过低则粘度大发动 机功率损耗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机油温度需要控制一定范围。机油通常被视为发动机的一个零件,与发动 机同步开发控制,才能达到发动机开发的整体要求。机油温度与发动机设计布置有密切的关系,与发动机的组织燃 烧、冷却控制、运动件摩擦发热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机油温度即使运用先进的计算方法也很难准确计算出来。为 了获得发动机准确的机油温度,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发动机进行温度试验,直接测取机油温度。本文对某柴油机进行 机油温度试验,研究影响机油温度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功率越大机油温度就越高;冷却液温度越高机油 温度就越高;冷却液越小机油温度就越高。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在一台 4 缸复合式缸盖柴油发动机上,对其复合式缸盖出水口及上水口结构进行多方案设计,利用 CFD 分析 软件模拟各个方案中冷却水在复合式缸盖内的混合流动情况,计算得水套阻力、速度及对流换热系数。并根据计算 结果分析缸盖出水口的位置和上水口结构对缸盖水套的影响,寻找出出水口位置及上水口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运用Pro/E 建立16V280 柴油机曲轴的实体模型,再运用 ANSYS 对曲轴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和约束模 态分析。得到前 10 阶的非零固有频率和所对应的振型,通过分析为曲轴优化设计提供合理依据。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纯电动汽车电池衰减问题日益突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满 足某款增程器的运行性能要求,我们设计开发了一款 35KwISG 电机用以匹配增程器,经过实物搭载试验以及仿真 实验结果分析,发现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达到了总损耗的50%,对电机性能有较大影响,需要优化。后通过改变转 子永磁体结构的手段,设计将一型转子结构改成V 型转子结构,并制作样机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涡流损耗降低了约 70%,达到预期效果,完成优化设计。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 要:传统机械式节温器主要都是石蜡节温器,通过石蜡的热胀冷缩来控制大小循环阀门的开度,其开启和关闭 只受冷却水温控制。因此,存在着“响应延时”和“滞回”的缺点,不能够满足冷却系统对冷却液温度的精准控制的 要求。在配备电子节温器情况下,EMS 可利用车载传感器(如进气压力、进气温度、转速传感器等)获知车辆工况, 通过MAP 得到该工况所对应的最优目标水温,然后由ECU 对电子节温器和风扇进行联动控制,可使冷却水温稳 定在最佳温度附近。从而有效控制发动机在适合温度下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油耗。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21 世纪,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更加明显,船舶动力燃用MDO&HFO 液态燃料排出的废 气进入大气中,过多的CO2&HC 造成的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升温明显;过多的SOX&NOX 形成的酸雨,造成局部地 区土壤破坏严重;过多的PM 烟气颗粒,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国际海事组织 (IMO)也越来越关注船舶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对航运业提出更为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在IMO 第 57 次海环会(MEPC57)上,正式通过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PPOL)附则 6 关于减少船舶有害气体排 放规则的修正案,国际海事组织和欧盟在2016 年制定更为严格的Tier Ⅲ污染排放规则,迫使船舶动力专业厂家对 船舶动力的设计制造提出更高的要求。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