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针对特定的发动机性能要求,通过一系列的 CFD 计算,得出所需喷油器的喷雾特性,基于自主 GDI 喷油器, 结合模拟计算及试验,设计出匹配该型发动机的喷雾特性,将围绕喷雾的空间分布、发展过程及SMD 进行系统的 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喷油器喷孔的结构参数,对以自主喷油器为平台的喷雾匹配设计进行有益的探索。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讲述的是对一台欧Ⅵ重型载货柴油车进行两次道路排放测试试验,两次试验车辆载荷相同,试验道路相 同。根据两次试验的车辆运行工况不同,对其NOx 和 PN(颗粒物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辆的运行工况对 NOx 的平均比排放有较大的影响,提高车辆运行速度有利于降低 NOx 比排放;随着发动机窗口功率比的升高,PN 的窗口比排放也有升高的趋势。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基于自主汽油直喷多孔喷油器,以喷油器的流量设计与实现为出发点,开展了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研究, 找出了影响喷油器流量特性的关键结构,研究了影响流量特性的关键结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喷油器静态流量随 针阀升程的增加先急后缓地增大,针阀升程设计值应处于“静态流量—针阀升程”曲线变化较平缓的范围内;基于 质量分离原则,优化针阀组件结构,可以加速针阀开启、抑制碰撞反跳,有利于拓宽喷油器动态喷油量曲线线性段的 范围。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燃用不同掺比的含水乙醇汽油对发动机NOx 排放及其三元催化剂催化转化效率 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含水乙醇汽油后怠速的催前 NOx 排放下降,E10、E20、E30 的NOx 排放量 分别降低 64%、68%、69.5%;随着含水乙醇掺比的增加,NOx 的催化转化率降低,E10、E20、E30 的NOx 催化转化率 分别降低 19%、24%、34%。含水乙醇汽油在低负荷时催前 NOx 排放低于 93# 汽油,随着负荷的加大,E20、E30、 E10、93# 汽油 NOx 排放依次降低;E20 的NOx 排放在中高负荷比 93# 汽油上升 6%。随着负荷的增大,含水乙醇汽 油的催化器后的NOx 排放量要高于93# 汽油;NOx 催化转化效率随着含水乙醇燃料掺比的增大而降低。大负荷工 况下,E10、E20、E30 催化器后的 NOx 排放量分别比 93# 汽油高 15%、6%、29%;E30 的催化转化率约为 93# 汽油的 92%。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基于发动机外特性台架试验,研究DPF 的捕集特性对发动机经济性及动力性的影响;通过GT-Power 仿真软 件,构建 DPF 一维捕集模型,探究了在不同结构参数(孔密度、微孔直径、孔隙率、壁厚)下,对捕集过程中的压降和 捕集效率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孔密度和壁厚进行的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DOE),提出优化方案; 应用 AVL FIRE 软件,对比分析 DPF 优化前、后内气流流动的均匀性,并探究优化后碳烟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加 装 DPF 后,排气背压升高,扭矩、功率均下降,油耗增加;对初始压降影响比较大的是孔密度和壁厚,微孔直径和孔 隙率基本没有影响,而这四个结构参数都对初始捕集效率有一定影响;优化后的DPF 压降大幅下降,捕集效率有所 提升,气流与碳烟分布更加均匀。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应用分析软件SIMLAB 和 ABAQUS 对某4 缸发动机的连杆进行静强度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连 杆在装配过程工况、最大爆发压力工况(压应力)和最大惯性力工况(拉应力)下的应力分布情况。从分析结果可 知,在装配过程中,连杆盖螺栓安装面最大应力为854MPa,连杆瓦装配应力最大为270MPa;在最大爆发压力工况 (压应力)下,应力主要集中在连杆小头与连杆杆身的过渡圆角处,最大应力值为540MPa;最大惯性力工况(拉应 力)下,最大应力为 520MPa。在三种工况下,连杆最大应力均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930MPa,满足强度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为了分析连杆小头衬瓦的磨损情况与活塞横向摆动对缸套上端的点蚀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衬瓦摩擦原理出 发,推断了衬瓦在上止点上摩擦的状态以及其与活塞横向摆动的关系。并通过量化衬瓦磨损状况和缸套上端缘磨 损状况以及两者量化量的相关性证明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针对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的高 UHC 排放,采用双燃料发动机掺氢方法解决这一弊端。为 了实现该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掺氢对柴油/ 天然气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 的工作机理的影响,获取相关影响因素 的变化规律。首先构建了试验发动机 D19 的一维BOOST 仿真模型,通过缸压、放热率、扭矩等参数验证模型的正 确性;其次构建了D19 三维网格模型,将BOOST 得出的仿真值作为模型的边界条件,通过缸压和放热率等参数验 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基于该模型,针对发动机在 2200r/min、40% 负荷工况下,柴油 /天然气 /氢气三种燃料以热值 比例分别为 50%、45% 和5% 这一仿真方案的混合燃烧进行化学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D19 的一维 BOOST 仿真 模型和三维网格模型都能够满足真实发动机的仿真需求;双燃料发动机掺氢后,缸内温度和压力升高率上升,累计 放热率增加 89J,CA10 保持不变,CA50 和CA90 分别缩短了 5.15°CA 和20.11°CA,燃烧持续期缩短 20.11°CA, 对RCCI 的燃烧过程产生了抑制作用;柴油扮演火花塞的角色,CH2O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针对甲醇、F-T 柴油和聚甲氧基二甲醚的优势,为了改善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在一台由 CY25 柴油机改造 后的防爆柴油机上燃用 0# 柴油和由甲醇、F-T 柴油和聚甲氧基二甲醚混合而成的三种不同配比的 F-T 掺混醇醚混 合燃料,分析混合燃料对防爆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防爆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缸内压力 峰值和放热率峰值相较 0# 柴油都有所提高,最大增幅分别为 5.8% 和8.73%。同时,混合燃料可以有效地较低 PM、 NOx、CO 排放,最大降幅分别为 77.2%、16.3% 和73.6%,但其 HC 排放却比 0# 柴油高 27%。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针对某型180MPa 级高压油泵出现的滑动轴承润滑失效现象,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和初始边界条件,应用 mixture 空穴模型,结合润滑油粘温粘压效应,对工作工况下的轴承润滑状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原模型因油膜局 部温度超过滑油许可温度导致润滑失效;通过减小半径间隙,优化后的轴承油膜最小厚度增加,最高温度下降,最高 压力下降,摩擦功降低,润滑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