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气缸盖作为柴油机最主要的零部件之一,其内部的冷却水腔穴蚀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可靠性。笔者对某型柴油机的气缸盖穴蚀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气缸盖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穴蚀现象并非由于气缸盖穴蚀部位承受的应力过大或产生疲劳影响产生。而后利用CFD软件Fluent对气缸盖内部冷却水流道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气缸盖产生穴蚀现象的主要机理,为解决与改善此类型号的气缸盖穴蚀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型号柴油机的气缸盖内部流道的设计提供参考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对降低柴油机的气缸盖产生穴蚀故障、延长使用寿命及提高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介绍了多种尾气处理技术的原理,并根据柴油机试车台架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种尾气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选择DPF处理技术所需注意的事项。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随着发动机设计爆压和功率的不断提升,发动机连杆小头衬套容易出现严重边载等问题,进而导致连杆小头与活塞销咬销抱死等重大发动机故障。本文运用有限元及弹性液体动力学(EHD)方法,正向设计了连杆小头衬套型线,并试验验证型线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因连杆衬套边载导致的重大发动机故障。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利用高速纹影摄影系统,在定容燃烧弹内研究了初始压力为1bar,初始温度为375K条件下,掺氢对甲醇一空气球形预混火焰传播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当量比d变化范围:0.6~1.8,掺氢比X变化范围:0-100%。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和层流预混燃烧速度得到提高,火焰厚度减小。火焰稳定性用马克斯坦长度(Lb)和刘易斯数(Le)描述,其值受当量比和掺混比共同影响。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基于Cu-SAPO-34催化剂小样试验,通过对单个试验结果进行标定,获得了一个三维SCR小样仿真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入口氨氮比、入口NO2,比例和活性位密度对SCR反应程度的影响,得到了各因素对Cu-SAPO-34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NH3/NO2小于1.2时,N2转化率和t50。随着入口氨氮比的增加而增大;在较高温度下,增加入口NO2比例,NOx转化生成的N2,略微下降,其原因为高温下NH3与O2的反应存在,部分NH3被氧化,未与NOx反应;反应温度小于250℃时,NOx转化率随活性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高温阶段则效果相反。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燃料电池发动机是未来汽车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以微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研究对象,在FLUENT中导入SOFC模型做出了三维的CFD模型。并基于FLUENT软件仿真了电池工作的稳态过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分组进行仿真试验,根据仿真结果,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理论方程,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绘制出试验指标随试验因素变化的趋势图,计算分析了SOFC的不同电解质厚度、电解质电阻率、氧气摩尔分数对SOFC的温度场产生的影响。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随着汽车的发展能源问题也变得迫在眉睫,此时汽车面临着能源转型的问题。由于目前科技的限制,电池容量、成本等问题难以解决,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限制。在此情况下,增程式电动汽车利用内燃机、发电机、APU组成的增程器来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本文介绍了三种增程器控制策略,为了实现增程器最优控制以达到能量合理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设计了基于规则的三点控制策略,并基于最优内插法建立发电与燃油预测模型,选取合理的工作点并进行优化,对提出的预测模型进行试验证明。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合理的工作点并优化可以达到节能威排的目的。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高压共轨系统是现代柴油机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多次喷射技术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对提高柴油机经济性和控制排放意义重大。为保证高压共轨系统多次喷射油量一致性,探索油量波动控制方法,本文试验研究了预主喷射时主喷油量波动特性,得到了主喷油量波动机理。将高压共轨系统高压油路等效为在水平光滑平面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无阻尼二自由度弹簧-质量自由振动系统,以相对阻尼系数、轨压、预主喷射间隔及主喷油脉宽四个特性参数作为输入变量,以修正脉宽为输出变量,提出预主喷射时主喷油量波动控制策略,试验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多次喷射时循环喷油量波动,修正后最大主喷油量平均波动减小了37.96%。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根据现代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要求,并且结合了市场的需求等元素,首先分析出混合动力汽车最为合理的动力耦合方式,即通过行星轮改变发动机的转矩。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驱动电机,而且还可以为蓄电池充电,以便应对特殊状况。其次,通过对混连情况的各种电机进行对比,选择了具有较大的合理调速范围、在最大转矩条件下仍有良好的功率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模拟试验。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依靠ADVISOR为仿真的平台,利用建立的模型,输入模拟参数,将仿真结果与设计指标进行比较,最后得到UDDS循环仿真条件最适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纳秒脉冲放电在强化点火及改善燃烧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但不同放电参数对点火的增强作用仍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探究了纳秒脉冲放电在不同脉冲输出电压、不同脉冲间隔下的放电特性,测量比较了不同脉冲参数对甲烷/空气混合气点火成功率和着火延迟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输出电压增大,会增大击穿电流,进而增大放电能量;减小相邻脉冲之间时间间隔,可以降低第二次击穿时的击穿电压,而击穿后电流基本保持不变;增加脉冲数可以扩大甲烷/空气混合气的着火界限,增大脉冲输出电压及减小脉冲间隔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着火延迟。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