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聚四氟乙烯(PTFE)的低摩擦系数使其在摩擦学领域广泛应用,但抗磨损性能差大大限制单相PTFE的应用。本文采用填充改性的方法,将石墨烯及蛇纹石分别加入PTFE中,研究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石墨烯-PTFE与改性蛇纹石-PTFE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展现出优异的减摩和抗磨性能。改性石墨烯-PTFE与石墨烯-PTFE复合材料相比,抗磨损性能提高更多,干滑动摩擦条件下失重为0.012g(减少97.6%),水润滑条件下失重为0.76g(减少55.3%)。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为探究蓄能腔式共轨喷油器(MTU2000)喷嘴内的空化流场特性,基于ANSYSCFX对其进行非定常三维数值计算研究。分别对比分析了针阀升程为0.05mm、0.1mm、0.2mm以及针阀锥角为90°、116°、142°的空化流场,结果显示喷孔内的空化区域随着针阀升程的增大而减小,其受针阀锥角的影响则正好相反;喷孔的出口流量随着针阀升程的增大而增大,但与针阀锥角的大小之间并不呈单调变化关系。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为充分发挥Fischer-Tropsch(F-T)煤制油的性能,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对比分析了使用F-T煤制油和国六0#柴油时的燃烧和循环变动特性,并探究了参数间的相关性,选择1200、2000和2800r/min下的外特性工况作为试验工况。结果表明:F-T煤制油的缸压、放热率和压力升高率均比0#柴油低,但峰值对应的相位提前;相比于0#柴油,在相同的工况下F-T煤制油滞燃期缩短0.7~1.2曲轴转角、燃烧时间增加6曲轴转角,CA50提前2曲轴转角,有效热效率提高0.7~1.5%;柴油机燃用F-T煤制油时循环变动较小,在2000r/min时循环变动最小,缸压峰值随着滞燃期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着燃烧持续期的增加而线性减小,一定范围内缩短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能够减少循环变动;同时滞燃期与缸压峰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较燃烧持续期对循环变动的影响更显著。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由发动机主轴轴承油膜空穴造成的不规则打字机敲击噪声一直是汽车领域未解决的难题。为了探究发动机主轴轴承动态载荷性能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异常空穴噪声,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平行板挤压油膜试验机进行模拟噪声试验并探究空穴噪声的特征。该试验机可同时采集振动,位移,声压,力和空穴图像等五种信号,通过试验探究了不同激励信号、挤压振幅、挤压频率、润滑油粘度等因素对空穴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方波、大振幅、使用高粘度润滑剂以及挤压频率为12Hz的状况下容易产生空穴噪声。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研究汽车的瞬态特性,有助于提高汽车的性能。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汽油机进行,但是对于柴油机,热效率更高,优化柴油机的瞬态特性意义更高。因此本文基于混合动力汽车,对柴油机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发动机仿真软件GT-Power,搭建六缸柴油机仿真模型;对柴油机进行瞬态仿真研究,分析涡轮增压器转动惯量,初始转速对瞬态性能的影响;在Cruise软件中搭建混合动力汽车模型,并在某公交车城市工况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在瞬态工况下电机和发动机的转矩匹配。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基于DOC+DPF+SCR后处理技术,同时研究了原机和搭载DOC+DPF+SCR后处理两种状态下非道路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放状态以及DPF出口(原机为排气管)处一氧化氮在氮氧化物中的体积分数。试验结果表明:原机相比搭载DOC+DPF+SCR后处理的扭矩和油耗无明显变化,加装后处理后扭矩提高了5~10N·m左右,油耗无明显变化;对比搭载DOC+DPF+SCR后处理和原机两种状态下,DPF出口的一氧化氮占氮氧化物的体积分数发现,原机基本全部为一氧化氮,在搭载DOC+DPF+SCR后,一氧化氮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排温在500℃时,该比例下降至84%;搭载DOC+DPF+SCR后处理系统的小型柴油机在NRSC试验循环中CO相比于原机基本被完全消除,净化率达到了95%以上,HC的转化效率为93%,NO,的转化效率为70%,PM的转化效率为78%。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供油提前角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的运行参数,燃油系统喷油时刻对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某六缸柴油机的工作模型;给出工作模型中主要元件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设置需要模拟参数的工作变量,对不同供油提前角的工况进行工作模拟;得到不同工况下发动机主要参数如转矩、油耗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最佳的供油提前角。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研究了一台4缸直列柴油机的气缸盖,主要分析了气缸盖在冷却流体边界和燃烧边界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所受的热-机械耦合应力的情况。并对水套进行CFD计算,进行缸盖的温度场的计算,把计算所得温度场作为边界条件进行热-机械耦合应力计算。研究过程中,对缸盖火力面鼻梁区进行了取点分析,分别在模型的两进气道间、两排气道间、进排气道间以及喷油器附近等多处进行了取点,发现这些地方温度较高、有应力集中等现象,尤其是鼻梁区两排气道之间,现象尤为明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根据EXCITETD软件,构建了凸轮设计实例库,基于实例推理技术提出的一种修正算法,使用该算法对凸轮参数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凸轮相似度,根据相似度结果,得到相匹配的凸轮实例,完成配气机构的智能设计。凸轮特征项众多,其中数值型特征项可以根据最近邻算法计算相似度。对于影响凸轮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凸轮型线高次多项式系数,文中根据多项式系数对凸轮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多项式系数构建函数,以函数值为结果作为多项式系数在相似度计算中的权重系数,提出了采用权重修正系数进行加权的算法。结果表明,经过修正的算法计算得到的凸轮相似度高于最近邻算法得到的凸轮相似度,新算法更加适合基于实例推理的云设计平台。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提出通过强氧化性的臭氧促使甲烷分子C-H键脱氢,进而改善甲烷/空气稀混合气的燃烧性能的思路。为了探明奥氧对甲烷/空气稀混合气燃烧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定容燃烧弹测试平台,研究了臭氧(O3)对甲烷(CH4)/空气(Air)混合气的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火焰传播图像的分析,得出不同当量比、初始压力及臭氧掺加量下的甲烷拉伸火焰传播速度、无拉伸火焰传播速度、马克斯坦长度等层流燃烧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臭氧的掺加,火焰发展到相同半径时的时间缩短,拉伸火焰传播速度和无拉伸火焰传播速度均增大,马克斯坦长度减小,火焰不稳定性增加,臭氧对甲烷/空气稀混合气的层流燃烧特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查看